散文《画笔下延伸致富路》
更新时间:2023-03-06
作者:赵克红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黄庄乡 冯亚珂 摄“九山半陵半分川”,这是人们对豫西贫困县嵩县的地理形貌。而处在大山深处的三合村,因为“山大沟深,土地贫瘠,地下没矿,山上无林”,而成为嵩县贫困乡村中的一个。“地在山上挂,旱涝都畏惧,一场大雨来,要啥都没啥。”这段顺口溜,曾是这个村的写照。
国家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时,全村415户人家,有130多户贫困户……挣脱贫困,过上幸福生活,是他们心头的期冀。可是,他们面临的是绵延的大山、陡峭的岩壁、无边的深壑,美则美矣,却因田地瘠薄而委曲果腹。
人们期盼有一天,他们也过上山外人的生活。2015年春天,一个走出大山的大学生冯亚珂,又从都会回到生他养他的三合村。他在自家门前挂起了一个招牌:三合伏牛山写生基地。他说,他要用画笔驱走贫困,用画笔绘就致富路。
身边的山民们就笑:冯亚珂,你这是在异想天开啊!绘画,真能缩短脱贫的旅程?真能让山民致富?三合村道回沟写生点 冯亚珂 摄美术学院结业后的冯亚珂,在省城开办了多年美术培训班。“小时候,我憧憬城里的生活。
”他不讳言,他也有自己的情结:远山,密林,小河,民居,“那原生态乡村的价值,对于绘画者来说,岂止是一个美字?”这情结,也让他的思绪从都市的富贵中一次次飞回家乡:老家到处皆美景,为何不带着学生回去写生?终于,他在2015年春天下定刻意:返乡创业。150万元资金筹集之难自不必说。他的想法更是让终日劳作在田间的父老乡亲挂念重重:山高路远,咋能把外地人吸引来啊?一次次劝说,一个个愿景,最终让他的怙恃决议陪儿子“玩一把大的”:拆了自家的衡宇,建起了豫西特色的农家宾馆,用于接待来这里写生的学生。
“我自己也没想到,效果出奇的好。”凭借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书画界资源,冯亚珂家的农家宾馆开张半年,接待绘画喜好者和游客2000多人次,竟有了2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……绘画喜好者在三合村写生 冯亚珂 摄一石激起千层浪。真想不到咱这穷乡僻壤还能开旅馆挣钱哩!乡亲们纷纷效仿。
一家家具有山村特色的农家宾馆不停涌现,游客络绎不绝,乡亲们见到了效益。这个昔日的深山贫困村,一下成了远近闻名的“手绘小镇”,不仅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生长,更使村里65家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,还辐射动员了周边乡村……2018年4月,省委书记王国生到三合村调研时,对冯亚珂开办写生基地、带富乡邻的创业事迹给予了充实肯定。
“省委书记的赞许,让我兴奋得今夜难眠!”此时的冯亚珂眼里,房前屋后的每一个场景,都是一幅无需修饰的画作,都是自然山水、土房农耕、古村朴貌等要素齐备的原生态小山村……“得加把劲儿啊,不能辜负重托!”热情高涨的冯亚珂,认准了自己的返乡创业路,更有了把梦中愿景一点点变为现实的信心。他先后与郑州、开封、周口等地十几家美术培训机构签订互助协议,力邀他们来自己的家乡写生。“他们来得越多,我的家乡脱贫致富就越有希望!”随着国家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,冯亚珂深切感受到了各级政府营造的良好创业情况和强有力的支持。他决议以写生基地为基础,打造“手绘小镇”,领导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。
他的设想,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。有需就有供,三合村的农家宾馆增速迅猛。仅2019年,就有5万多人次美术喜好者惠顾三合村写生,“手绘小镇”的漂亮画卷徐徐铺开了。
“想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小镇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。”那一年,冯亚珂和乡村干部一道,组织村民四处考察,博采众家之长,确立了“手绘小镇·田园老家”的建设理念——主打农耕文化、主推豫西民居气势派头。当地政府鼎力大举扶持,投入200多万元,对乡村举行提升革新,先后建成文化墙、涂鸦墙、生态牌楼、写生广场,复建了豆腐坊、织布坊、石磨坊等传统手事情坊。一批批画院的学生和一拨拨儿游客,从都会,从平原,从四面八方来了。
昔日寂静的小山村热闹了,当地山民的收入增加了,更多贫困户的劳动努力性被调动起来了。“众创”,这两个简朴又生疏的汉字,成了远近山民经常使用的词汇。
“资助更多的贫困户圆致富梦,不仅是我小我私家的家乡情结,更是像我这样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的社会责任与继承。”冯亚珂说。乡村美景 冯亚珂 摄130∶415,靠近三分之一的比例。
这意味着,这里的三户村民中,就有一家是贫困户。曾经的这组数字,深烙在冯亚珂这个年轻人心上,“通常想起这组数字,心里总有一种刺痛感。”他说。众创理念的引入,使这里不少贫困山民有了稳定收入,脱贫不再是问题。
然而,对那些既无财力又无劳动能力的特困群体,怎么让他们脱贫?冯亚珂想到了一个措施:让他们给来写生的绘画喜好者做模特!年过花甲的村民张寿娃体力劳动已力有未逮,冯亚珂给他谋了个“农民模特”的生计。面临绘画喜好者们的眼光,张寿娃一开始极不自然,“手脚放哪儿都不是地方”,如今,他已能和画师们谈笑风生了。他在门前石头上坐一晌,能挣百十块。
对有手艺的贫困户,创收更不是问题。56岁的冯孟立是村里红白喜事的“大厨”,可因食客太少,他经常失业在家。
现在的他,是宾馆的厨师,每月都有三四千元进账。村民做柿饼 冯亚珂 摄“手绘小镇”也动员了农副产物的销售。
贫困户李九春在政府的扶持下养羊,虽然天天和羊早出晚归,却经常是搭了光阴赚不到钱。但现在游人多了,仅卖羊肉一项,他就收入颇丰。
不仅是他,村里家家户户的土鸡蛋、土蜂蜜、木耳、香菇等等,都成了城里人待见的土特产物……“手绘小镇”的辐射动员作用也日益出现。相近的村子闻风而动,纷纷建起了家庭宾馆,让那些以前只能靠外出务工赚钱养家的山民,在自家门前做起了红红火火的生意。
如今的三合村,实现了整村脱贫,有了团体经济收入,动员了周边,让那些贫困户一步步挣脱贫困。“脱贫不是最终目的,真正的目的是要让乡亲们生活富足奔小康。
”冯亚珂说。在政府的资助下,他已有了新计划,计划用3至5年时间,让家乡这个小山村逐步成为“乡村旅游+艺术写生+脱贫攻坚”的小康村……“都会生活虽是我的憧憬,但我更愿意留下来,为家乡的生长作孝敬。我相信只要努力,我们这里有一天也会富贵一片!”他说。
(原载于2020年12月11日《河南日报》18版)。
本文关键词:开运体育app,散文,《,画笔下延伸致富路,》,作者,赵克红
本文来源:开运体育app-www.hawaiitransexual.com